奇幻遊戲社群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79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淺談普洱茶的倉儲方式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閱讀權限
30
生命值
2058
法力值
1529
金幣
1779 G
聲望
1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0-15 05:55: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fffink1689 於 2010-10-18 06:08 編輯

最近公司改組
近期之內會有很多時間閒閒喝悶茶
會來這裡整理些文章分享心得
當然這裡文章的資訊會引用到很多部落格或是論壇的文章
畢竟這是多人整理比對後寫出的心得
所有引用的文字敘述會附帶連結到原本文章出處

基本概念很多茶友都有分享只是沒人去做整理
之前茶葉論壇好文有些不錯的文
我把幾個重點貼在這裡,把重點用顏色標示一下
等等我會把精華重點放在回應裡,不想看我寫的論文可以直接按END跳過
我自己也覺得好長
但是沒辦法,越喝普洱茶有可能越不懂普洱茶的他變化因子太多


拖稿拖好久,今天來補上環境對普洱茶的影響的重點
大哥說書上提到普洱的影響有三種
1.環境的影響
2.工序的影響
3.倉儲的影響
影響順序是2>1>3

工序我們無法自己決定,而且我已經在「環境對普洱茶的影響」貼了照片比對
所以這篇我就專心討論環境及倉儲器具就好


先談談存茶環境吧
所謂的環境指的就是房間或是儲存櫃內部
找一個大師級的資料給各位參考
=================
溫度:攝氏20度~攝氏30度
濕度:百份之70~80(不建議暴露於太高濕的環境)
光線:不見光、黑暗的環境
通風:適度的通風
環境:無雜味


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html/weblog/weblog.html
引用自浮雲茶記:存茶 (1) - 基本與紙箱 (2008年9月29日)
=================


這裡整理了一個大概的規範
自身經驗分享,我家這裡靠山區
濕度範圍60~70%,夏季有到90%以上
下雨天的濕度95~99%
擺入木櫃一年的新茶目前是沒有發霉
因為木頭櫃會有自動調節濕氣的特性
但是木頭材質就要慎選
檜木樟木重口味的至少要擺放30年以上才建議存放
木櫃最好是沒擺入樟腦丸的櫃子裡記得在一樓及地下室,普洱茶不可直接放到地下,會吸到茶氣
越高樓層的濕度越穩定,但是溫度會越不穩定

房間的話可以看看這篇
浮雲【再論除濕機】
http://jft4u.com/chat/viewthread.php?tid=494&extra=page%3D4
簡單來講這篇重點是除濕機的使用頻率不用太多
只要防止茶餅「過於」濕潤即可
何謂過於濕潤?就是茶餅表面是否能明顯感覺到有水分附著
這樣會很容易讓黴菌繁殖
我的崗哨上方曾經漏水滴到茶餅上造成災情
讓數字公司的茶餅受潮了一部份導致發霉,處理方式是用美工刀消去發霉處
擺了這麼久濕氣很重卻不會讓茶餅發霉(甚至關門擺上雨衣晾乾都沒發霉)
但是只有滴到水之後才開始發霉
由此可知普洱抗霉能力比起一般茶來講還是很強的,只要不要過份的濕度就好
類似家具可以用衣櫃、書櫃、酒櫃等代替
這裡連結是浮雲大大自家藏茶的實踐紀錄,這裡說明茶擺在書櫃上方,沒入甕的情形
1993年自家藏‧17 年陳期的中茶繁體 (2010年6月10日)
http://jft4u.com/chat/viewthread.php?tid=14532&extra=page%3D2

香港倉儲使用除濕機自然乾倉實際紀錄,連結內文章表示環境控制是第一大主因
何謂乾倉? 就是自然擺在家裏的茶就算是乾倉,也稱自家倉,
順便講講濕倉,一般指的是入倉,是香港使用控溫控濕的方式加速酵素轉換的一種技術,會有一種明顯的倉儲味道(
非雜味),隨著擺放時間長久會慢慢變淡
潑水發酵茶類不算是入倉,但是算廣義的濕倉...無技術性可言
水災泡水茶,天災人禍的產物,差別請看下面連結內有附圖

倉的好壞(附圖 看了就瞭)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4817&extra=page%3D1

所以購買茶品聽到濕倉茶請仔細詢問檢查並試喝看看,是入倉還是潑水或水災泡水茶



接下來講容器吧
先引述一篇不錯的討論串連結及其回應
=================
引用愛呷茶的「普洱存茶/藏茶的器皿與考慮」以及其回應
http://jft4u.com/chat2/viewthread.php?tid=4149&extra=page%3D5
老茶用退火瓷
舊茶用退火陶
10 年以內紙袋算
短短幾字,卻也真是藏茶要訣。


台灣茶人豐 發表於 2010-9-26 11:04 | 只看該作者 3樓
藏茶以茶的年份和倉儲的輕重為考量,新茶和老茶選擇的茶倉有所不同,未入倉、輕入倉需要的器具有不同的考慮,生茶和熟茶又有不同的儲存方式,說來確實不容易說清楚,但有些適當的原則:
一.1-10年新茶宜適當透氣,避免過度密封,水分無法自行調節排出而反潮。
二.10-20年老茶陳化已穩定,適度透氣但不宜過度通風,以免茶香日久飄散,茶湯變薄。
三.30年以上老茶宜選擇較密閉的茶具存放
四.茶葉量大和量小的存放又有不同,大量的倉儲講求溫度、溼度適當,適度通風,自然為主。
五.過度保護,過度的干預會減慢陳化的進行,只在乎茶品的乾淨度,但會影響茶品正常的陳化還是浪
      費時間,同樣長年的不同儲存方法,陳化還是不同,應該講求的是,以後誰家的茶最好喝才是重點。


茶來茶去 發表於 2010-9-27 23:32 | 只看該作者 32樓
請問小桂子兄,水缸藏茶,多種茶品存放的茶香跟80年代老茶的港倉香氣比較接近,而品飲的感覺有何改變?
1.較新的茶是否受倉茶影響,而有倉味?
2.老茶是否受新茶影響,口味有所改變?
感謝您


jihlong 發表於 2010-9-28 00:07 | 只看該作者 34樓
    老茶的部分沒有啥變化,因為原來的味道就很複雜
新茶部分比起放在紙箱裡的油潤,紙箱中的看起來比較青綠
缸中起出的茶比較沒有菁味,以去年的狀況而言(6年)兩者口感及葉底差了約2年的時間
也就是放在紙箱裡的轉化很少,缸中的比較有轉化的香氣
由於這樣的倉儲環境不等同技術倉,所以口感無法像03年的港倉亨利認真配方那麼柔
但是小桂子試的是下關的香菇沱,是否因為緊壓,所以轉化較慢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很多人怕多種茶品一起存放會沾染異味
其實只要茶的乾燥度夠,並不會有異味產生
茶會染上異味,是因為濕氣所致,一但茶的濕氣重,什麼味道都會附上去,這點藏茶人需要注意
還有這種陳放方式要注意放進去的茶最好是原包或是原筒沒拆過的
前幾年剛開封時有發現其中一些無包裝紙的沱茶有白霜出現
其餘有包裝未拆過的則無此問題,想必那層包裝紙有保護作用,請有興趣的朋友注意這點
今年還未開封,不知道有何進展,等入冬後再來開開看

=================
其實倉儲技巧,浮雲大大已經幫我們整理好了
我只是畫龍點睛而已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浮雲茶記Cloud's Tea Diary

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html/weblog/weblog.html

我就來整理一下老茶因為轉化完成,故需要些微透氣不透光的容器
舊茶正在轉化階段,需要有限制的透氣不透光容器
新茶用牛皮紙袋是便宜好用、方便整理、有調節濕度的作用
退火是器皿不上釉的製作過程,上釉的甕燒結時較為穩定,但是本身不透氣所以不太好用一般器皿多多少少都有土胎味水氣釉味雜味.....ETC紙箱紙袋跟養甕的處理方式可以學學這位仁兄的處理方式
他這樣處理的不錯

【阿祥話茶】養、養、養,只為了收納普洱茶!
http://tw.myblog.yahoo.com/jw!nRydc5GBGB4AieGqLJxOTS04/article?mid=2075

介紹一些其他常見的倉儲器具
紅土、紫砂甕:單價最貴,有良好的透氣效果及凝聚香氣效果
礦石甕:同上,只是聽說效果不同,各有特色,單然價格跟效果依照礦的總類而不定
水缸、米缸、聚寶盆:不上釉為佳,比起胎土甕來講是經濟實惠的好選擇,開口大很方便放入茶葉
          封口處要用棉紙加布繩綁緊代替蓋子增加透氣度
圓形紙盒:單餅放置用,但是要經過風乾處理,放置新餅需要挖洞增加通風度
夾鏈袋:方便好用好攜帶便宜,一般拍賣貨運經常使用,透氣度可從開口控制,請找食用等級的袋子較無異味產生
整理收納箱:買大廠牌才不會有怪味或是資源回收塑料,建議要用茶葉水清洗並曬一下處理味道
      好堆疊好整理,買不透明較佳
保鮮盒:單餅撥散好用堅固方便,缺點有點貴,請選食用等級跟大廠的盒子,最好是日本製造


簡單來講甕類都有凝聚的作用
重點是 1.容量要塞滿 2.要先用茶水養甕

胎土材質確實有差異性,普洱轉換時會有明顯差異
但是不見得一定要全部都用高級甕,好茶擺入好甕就好
一般批發量販也只是紙箱加塑膠棧板而已
所以重點是茶類密集度的多寡還有不同性質的茶最好不要擺在一起

塑膠箱跟甕類擺放滋味不會一樣,各有特色
我的建議是大量茶類擺塑膠箱,小量現喝飲用擺紫砂甕
至於如何辨識紫砂甕,非小弟專長,故不談

茶類擺入甕前一定需要分類,但是茶有分下列幾類:
入倉茶依造入倉程度有分輕入倉、中入倉、重入倉三個等級建議最好三種各分一類,這樣退倉才不會被入倉味重的蓋過影響退倉的程度
如果你手上只有少量入倉茶的話擺在牛皮紙袋或夾鍊袋並把開口一致朝上,避免太多倉味吸入
生茶熟茶最好也要分堆擺放,不然生茶可能會吸入熟茶的沃堆味而出現雜味大樹熟茶、野生熟茶、台地熟茶與生熟配算在熟茶類
大樹茶、野生茶、台地茶、拼配生茶算在生茶類
新茶舊茶老茶一定要分堆擺放,因為彼此濕度不同,不能擺放在一起







差不多了
普洱這東西,既簡單又複雜,但是也算是懶人茶了
之後會整理出精華篇

人生目標:可與任何人對談十分鐘,身體健康70分

手機版|奇幻遊戲社群

GMT+8, 2024-6-21 12:53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